期刊简介

  《心理与健康》杂志具有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的期刊。内容涉及心理卫生、身心保健、心病防治、人际交往等知识。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心理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706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87/R

邮发代号: 82-58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知网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理与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心理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7064
  • 国内刊号:11-3387/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知网期刊收录:
心理与健康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阳面的枣才甜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家金融单位,被安排到会计岗位.从此,每天的工作内容便是摆弄10个数码.记账,结息,做报表等,无一离得了从0-10这10个数字.下班后,脑子里想的也是数字,任务完成几万了,卡还差几张没完成,等等.渐渐的,生活中就只剩下单调而乏味的“1、2、3”了.一天,无意中看到报纸上的一段话,内心被触动,好几天,我都沉浸在这段文字带给我的美好情绪里.忽然的,就涌出一个想要写字的念头,并从此把它......

    作者:化君 刊期: 2016- 09

  • 冷眼热心,职场有时无声胜有声

    3年前,我在家休整了2个月,然后开始到这家公司上班.办公室很大,坐了不少人,我选了个角落的位置安静坐下.2个月前,我被原来供职的公司炒了鱿鱼,这对我的自信心是刀削式的打击.我的工作能力与成绩曾多次受到称赞,而且我待人热心,与同事关系很好,可我为何会被炒?后还是同事点拨,让我“死”了个明白:我就是太喜欢发表办公室言论,比如公司规定加班,我不管愿意与否都会和同事一起义愤填膺;新的管理制度出来,我也会冷......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6- 09

  • 驿路槐花香

    去年暑期我大学毕业,为了追寻一份学生时代种下的梦想,我独自一人去南方闯荡.因人脉缺乏和学业不精,我在求职路上多次跌跤.正当我陷入绝境的时候,得到一位同窗师姐的帮助,她帮我租了一家小店,专门维修电子产品.由于我的倾心投入和妥善管理,半年后,小店初见起色.说来惭愧,工作至今,我有近一年的时间没回老家了,逢年过节,也只能借助一根单薄的电话线报喜不报忧,母亲每次都显出开心的样子,但言语间的牵念之情总是深深......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6- 09

  • 历程性的咨询目标

    当你心情烦闷,内心有众多感受不知道如何倾诉的时候;当你向身边的好友吐露自己的负能量,却总会让这种不适感更加强烈的时候,你会选择去约一个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吗?都说心理咨询师这个工作很容易,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把钱挣了,而坐在咨询师对面的你,掏心掏肺地讲自己的故事,抑或是哭得肝肠寸断,痛得百爪挠心,你知道对面的咨询师此刻在做些什么吗?......

    作者:杨冉明 刊期: 2016- 09

  • 怎样与初中生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心理咨询,是直接与人心灵接触的工作,无论哪种流派的理论和方法,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上.在中学心理咨询工作中,良好的辅导关系可以减少来访学生的防御心理,从而提供全面的信息、表达自己真正的诉求,同时也能促使来访学生接受辅导老师的建议,遵守与辅导老师的约定.然而,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并非易事,辅导老师需依据来访学生自我中心、敏感脆弱、高傲且自卑等心理特点,发展出可行的策略,......

    作者:俞丽萍 刊期: 2016- 09

  • “拯救”你的手指

    齐齐(化名)今年13岁,是一名初一男生.入学以来,他一直活泼好动,上课爱表现,学习中等偏下.老师发现他有一个怪癖:爱啃手指,他的左手指甲全秃,食指和中指骨节处有多处硬茧,时常因为硬茧被啃咬脱落而出血.据齐齐的班主任王老师介绍,齐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有这个毛病,他的父母知道并且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奏效,王老师于是想到了向我求助.......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6- 09

  • 稳定的不稳定——边缘型人格障碍

    一切都反复无常.他们狂热地爱着一个人,转瞬又恨之入骨.——托马斯·森帝汉姆今年31岁的A女士,为了治疗抑郁情绪、反复出现的自杀观念和人际交往上的麻烦,开始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她也曾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短期服用过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但收效甚微.A女士的成长过程并不顺利.她的父亲沉默寡言,极少在家.这些年来,A女士甚至不知道父亲做着怎样的工作.A女士与母亲的关系也总是很紧张,虽然母亲对她非常依赖,但是......

    作者:崔思鹏 刊期: 2016- 09

  • 五毛钱引发的抑郁症

    辛劳一辈子的李大婶生活幸福,却萌生了自杀的想法.原因仅仅是五毛钱的口舌之争,以及马路上捡到的几个钢钉吗?李大婶今年63岁,一辈子勤劳善良,先人后己,孝敬公婆,和睦乡邻.无论家人还是邻居,很少听到有人说她的不是.可是,李大婶近却总觉得活着没意思,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天天以泪洗面,甚至想要去自杀.家里人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按说子女都成家立业了,老两口在老家生活,养了几头奶牛,活也不累,日子很悠闲......

    作者:曲东明;高浩 刊期: 2016- 09

  • 当记忆被抹擦……

    听算命的说,父亲是火命,我是水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两个雄性动物之间的较量似乎是上天注定的.父亲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管,他说不过我,每次都以简单粗暴的拳打脚踢结束争吵,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与其吵吵嚷嚷,甚至大打出手,倒不如彼此不要相见.高三那年,我不顾他的吹胡子瞪眼,放弃了高考,应征入伍到了北京.想家,对于我来说似乎很陌生,我巴不得有机会可以不回家.逢年过节,我想方设法放弃休假的机会,比如主动申请......

    作者:伢子 刊期: 2016- 09

  • 死神来了?

    32岁的安亚男(化名)是一位公交乘务员,微胖的身材,嗓音洪亮,性格大大咧咧又乐于助人的她,干起这份工作倒也得心应手.可就是在近,她却因为上班的事情犯了难.说起来有点蹊跷.那天一早,亚男像往常一样和同班的司机张师傅上了车,因为是早高峰,不一会儿,车上就挤满了人.“刚上车的同志请您往车厢中间走,尽量让后面的同志挤上来,早上大家的时间都挺宝贵……后面没上车的同志请您抓点紧……那位背包儿的同志请您再往上走......

    作者:李金蔓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