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理与健康》杂志具有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的期刊。内容涉及心理卫生、身心保健、心病防治、人际交往等知识。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心理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706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87/R

邮发代号: 82-58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知网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理与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心理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7064
  • 国内刊号:11-3387/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知网期刊收录:
心理与健康杂志2015年第11期文章
  • 你要请我吃顿饭

    A假期,全家一起自驾游,在成都的高速路服务区遇见一个请求搭便车的男孩.男孩自我介绍名叫宋晓松,是一名大三学生,他还主动给我们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宋晓松讲话很有礼貌,给我们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再者,车上也还有空位,我们便答应了他的搭车请求.......

    作者:青黎 刊期: 2015- 11

  • 做自己的伯乐

    临近大学毕业,很多同学都在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到处奔走着,我也加入到了竞争异常激烈的求职大军中,希望能有一位伯乐相中我,给我一个展现才能的舞台.那时候,我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每天辗转于这个城市的各个招聘会.有时候,为了一个职位,我甚至连夜坐火车赶到几百里外的城市去应聘.......

    作者:蒋光平 刊期: 2015- 11

  • 砸碎心中的手表

    那一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一家大公司的分公司开始创业.本来我是可以留在公司总部的,但我觉得,我应该到一线去,在那里,我可以熟悉更多的事务,那里有更合适我的舞台,更能锻炼我.一晃两年过去了.我越来越感觉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此时,除了我所在的城市比较偏僻外,我的工资待遇、我在公司的重要性等等,都要超过同期进入公司的其他人,我已成为公司的骨干,而他们还是职场新人,每天奔波于琐事当中.......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 11

  • 老伴去世,她的心也跟着走了

    王奶奶今年70多岁,老伴因病辞世已经一年多了.老伴在世的时候,老两口经常会为一点点小事儿争吵不休,磕磕绊绊是家常便饭,不过那时,王奶奶从没感到过孤独和寂寞.但是,如今老伴儿没了,家里突然安静起来,王奶奶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了.她感到自己终日无所事事,不再像往常那样忙来忙去了,特别不爱动弹,行动起来也非常缓慢.儿女来看她,她也不怎么讲话,总是坐在床上发呆,还常常记不住事情,丢三落四.刚开始,儿女......

    作者:杨威 刊期: 2015- 11

  • 只有一个人听到的广播

    田某,男,38岁,自小性格内向老实,成绩优异,重点高校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当地公安部门信息科工作,工作能力强,由于不善于人际交往,与同事关系一般.2002年,田某渐渐出现一种被周围人排挤的感觉,总认为有人害他,认为有人用电磁波干扰他的生活,凭空谩骂.他整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奋笔疾书,对家人发脾气,认为父亲及自己的哥哥都不是自己真正的家人,认为他们要迫害他,他在家不吃饭,整日不睡.家人曾带他看病,反复多......

    作者:田璐 刊期: 2015- 11

  • 有些爱,后来我才懂

    1过完短暂的假期,离别慌乱来袭,我明明已有心理准备却还是被伤得措手不及.2月份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冬末的脚步还未走远,春的温暖也还姗姗来迟.度过漫长的不眠之夜熬到了天亮,看着房间一点点亮起来,心里那种沉重感也慢慢地加重.......

    作者:孙惠娟 刊期: 2015- 11

  • 西英俊:唤醒灾难幸存者的自愈力

    每个人都有心理自愈的能力在灾难发生以后,幸存者的心路历程一般会经历这样四个阶段:否定阶段,防御阶段,解决阶段和成长阶段.对幸存者来说,心理自助在这几个阶段都有体现,只不过自助的方式和程度不一样.强调灾难者的心理自助,其实反映了我们心理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理念:我们要信任经历灾难的当事人都有心理自愈的潜能.无论他们经历了多么深重的灾难,多么强烈的应激,他们总会尝试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从失衡和失控的状......

    作者: 刊期: 2015- 11

  • 陪着他,静待花开

    1与他相识是在去年秋天,他刚刚升入高一年级,而我是他的心理老师.说实话,尽管已经上过四节心理课,但我并不认识他——这个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十分奇怪的男生.直到有一天,他的班主任找到我,向我描述了他的具体情况:他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即使有人主动接近他,他的话也极少;课堂上被老师发现作业没交后,他会蹲在地上哭泣,如果被老师批评,他还会跑出教室躲起来.在集体中默默无闻的他给老师和同学留下的印象是胆小、脆弱、极......

    作者:韩婷 刊期: 2015- 11

  • 一个都不能少

    在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本该是上课或自习的时间,却总有几个学生在校园内游动,他们不是打扫卫生区,就是倒垃圾;不是清理厕所,就是满校园捡纸屑;不是整理自行车,就是替老师打水、浇花、搬东西……我心生疑惑:难道这几位同学不用上课吗?......

    作者:朱艳萍 刊期: 2015- 11

  • 让家庭拴住孩子出走的心

    稍稍关注一下新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关于孩子离家出走的报道太多了,每一次出走事件背后都有一串揪心的故事.出走的孩子身心受损,孩子的家长心急如焚,学校老师四处奔忙.下面两个案例中的家长就备受煎熬:......

    作者:牛锐;杨思明 刊期: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