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理与健康》杂志具有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的期刊。内容涉及心理卫生、身心保健、心病防治、人际交往等知识。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心理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706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87/R

邮发代号: 82-58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知网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理与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心理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7064
  • 国内刊号:11-3387/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知网期刊收录:
心理与健康杂志2014年第3期文章
  • 生活就像三道菜

    新婚不久,却和老公小摩擦不断.一次,又是因为一件小事,我俩互不相让,我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今天接到婆婆的电话,说她新学做了几道菜,让我晚上下班务必回家吃饭.晚上到家,看见老公也回来了,脸上的表情讪讪的.婆婆把我俩叫到桌前,让我们今天不用插手干活,今天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

    作者:韩冰 刊期: 2014- 03

  • 撂挑子,别丢了操守

    名校经济专业毕业的小张,典型的聪明能干,不但专业知识没的说,业绩和能力也无可挑剔.总经理多次强调要重点培养她,总裁多次在集团会议上寄予厚望.去年,集团分给公司一个挂职锻炼的名额,总经理“钦定”留给了她.......

    作者:刘英团 刊期: 2014- 03

  • 人生没有临时工

    听同事说,单位又换了保洁员.据有心人统计,加上刚刚离职的那位,今年已经换过四次了.我们单位面积大,科室多,加上外来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在我们这里做保洁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天一大早,我从办公室出来,正巧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我第一次碰见她,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个怎样的保洁员啊——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贝雷帽,上身穿着一件卡其色小外套,脖子上还挂一条大大的珍珠项链,牛仔裤,黑色的长筒靴,甚......

    作者:翟杰 刊期: 2014- 03

  • 信任是个“玻璃杯”

    我是一个不太有安全感的人,曾经和同事参加户外拓展训练,做过一次信任背摔的游戏,感触颇深.当我站在沙发上,戴上眼罩,背对着我的同伴时,我感觉到背后是万丈深渊.尽管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6个同伴在我背后已经架起了牢不可破的人体支架,正准备迎接我呢.但我的心还是止不住地狂跳,手心也不停地出汗.内心挣扎了好一阵子,我还是放弃了,理智始终无法战胜恐惧.......

    作者:谢细妹 刊期: 2014- 03

  • “比”是一门学问

    “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互相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于用“比”这把剑的人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善于用的人则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如何“比”,是一门学问.......

    作者:佟晨绪 刊期: 2014- 03

  • 夸孩子,有讲究

    刘女士的儿子东东在一所名校上小学三年级.近,东东所在的学校举办了“我是小小发明家”金点子征集比赛,结果东东的金点子没有被评委青睐,自然也与获奖无缘.这件事给东东很大的打击,以至于他坚持待在家里,死活都不想去上学了.......

    作者:邓公明 刊期: 2014- 03

  • 像越南鱼那样做家长

    新学年,我到一所小学挂职锻炼,兼任一年级某班的辅导员.新生入校那天,我通知孩子们下午打扫卫生.下午,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我发现,教室里,好几位妈妈正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忙得不亦乐乎,而她们的小宝贝,却在一边玩得兴高采烈.我问其中一位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母亲亳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作者:张前 刊期: 2014- 03

  • 不要拒绝孩子的拥抱

    前不久,我看到一个题为《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的动画片,画面一: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咿呀学语;画面二:到了入托的年龄,他被送到幼儿园,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父母心里酸酸的;画面三:孩子上小学了,终于走进校门,这是孩子离开父母的第一步,他已经对与父母分开一天习以为常了;画面四:他上初中了,开始寄宿,一个月回一次家,他开始不再依赖父母,甚至,他喜欢和父母对着干;画面五:大学毕业后,......

    作者:王瑶 刊期: 2014- 03

  • 乖乖女去哪儿?——父亲角色定位对子女成长的作用

    小叶是我的一个同事,在未曾深入接触她前,她给我的印象是不苟言笑、很有主见的一个女人.她穿着得体,给人以清高的感觉.直到有次偶然与她聊天,才知道看起来什么都不愁的她也有着一些难言之隐.......

    作者:周婷 刊期: 2014- 03

  • 微教育

    曾几何时,我是个严厉苛刻的传统妈妈,自从女儿上幼儿园那天起,就对她有了明确的“约法三章”.或许是女儿过于开朗的性格所致,她总会犯些形形色色的“小错误”,为此没少挨我的训斥,可到头来于事无补,女儿身上的“小毛病”一样都没少.......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