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理与健康》杂志具有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的期刊。内容涉及心理卫生、身心保健、心病防治、人际交往等知识。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心理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706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87/R
邮发代号: 82-58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知网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理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7064
- 国内刊号:11-3387/R
- 出版周期:
-
走走路,静静心
近几年,经常会有朋友向我诉苦,说自己的生活很浮躁,难有大段时间可以静下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参加不完的应酬,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信息……一个在高校工作的辅导员朋友说,他上午计划阅读几篇文献或者写点东西,但是总不能静下来,即使要静下来了,又被接踵而来的其他事情所打扰,转眼半天就过去了.久而久之,头脑中堆积的未完成想法越来越多,未完成任务越来越多,致使每天都被百事缠绕,疲惫不......
作者:孙洪礼 刊期: 2018- 05
-
是内向,还是缺乏安全感?
我想改变内向的性格小高今年24岁,小小的个子和温柔的声音,眼前这个江南水乡女子让人看起来特别舒服.小高的工作是做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主动与陌生人沟通,说服他们接受访谈或者填写调查问卷.但是,她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困境——遇到陌生人就没话可说.“我特别喜欢我的工作,很想做好,但是性格太内向了,我该怎么克服呢?”......
作者:文纨 刊期: 2018- 05
-
心理咨询,可以让我的婚姻破镜重圆吗?
有一部分来访者抱着解决婚姻危机的目的走进咨询室,他们经常问一个问题:通过咨询,我们还能够在一起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心理咨询师如何应对这个难题.笑容背后的痛苦有谁知笑笑,是一个36岁的妈妈,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她和老公是高中同学,两个人从恋爱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她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老公创业两年,目前两个人在北京买了三套房子,还有一部车.......
作者:辛楣 刊期: 2018- 05
-
“五线谱”上谱华章
初次见面,瑶的神情很落寞,衣着简单干净,长发随意地束在脑后,因为天热,脸庞微红.我给她倒了杯水,然后两人坐下来.瑶是家里的独女,自小性格内向,朋友不多.父亲在她上高中的时候就中风躺在了床上,母亲提前退休照顾父亲.瑶专科毕业后,在母亲的单位做出纳.......
作者:路芳 刊期: 2018- 05
-
霍金曾带给我的感动
当英媒发布享年76岁的史蒂芬·霍金去世的消息时,我平静的心湖像被掷入巨石般瞬间就掀起了层层浪花,一代科学巨星陨落,世界为之唏嘘动容.在网络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我也深深感恩和缅怀这位天文学和物理学巨匠.......
作者:李仙云 刊期: 2018- 05
-
没有秘密的人生不够酷
听说,没有秘密的小孩长不大.我的成长,就是从拥有秘密开始的.记得那是高一刚开学,在烈日炎炎下参加高中入学军训的时候,在马尾辫甩过一个美丽弧度的时候,在站军姿时偷偷瞄到她侧脸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渐渐萌发了一个秘密,一个只能深埋心底的秘密.......
作者:邢天天 刊期: 2018- 05
-
谁熄灭了天才少年的心灯?
林嘉文,一个高中生,一个不到18岁的少年,一边在备战高考,一边研究历史,已经出了两本有学术分量的著作,并且得到了当代史学界权威的赞誉……但突然间,他却以自己的方式告别了人世,这一不幸的消息传出以后,引起舆论及网友的唏嘘和扼腕叹息.......
作者:凌笋昂 刊期: 2018- 05
-
走出食物的困扰
那天,我收到了外地表妹的留言.“老姐,我有个朋友想咨询你,她说近几年特别消沉,记忆力也下降明显,注意力不集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有轻生的念头,但又没有勇气去死.对自己完全提不起自信心.也不喜欢人多的场合,不喜欢和陌生人多说话,可一个人的时候又觉得特别孤单和空虚.睡眠质量差,难入睡又易醒,近几个月还出现了闭经的情况.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很开朗风趣,但她却觉得整个人消极又萎靡.......
作者:莎莎 刊期: 2018- 05
-
强迫症:一种生物性疾病?
强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是头脑中反复出现的、不需要的、来自于外界闯入大脑的一些想法、怀疑或冲动,如怕脏,怕说错话等,专业术语为“强迫观念”,或者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焦虑不安和痛苦,如强烈的对细菌、对血液、脏等出现的恐惧,因而出现的重复行为动作,专业术语称其为“强迫行为”,如一遍一遍地检查门锁、长时间反复洗手等.重复和纠缠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以及......
作者:司天梅 刊期: 2018- 05
-
心病?没病?
半夜,他突然惊醒,黑暗中,剧烈的心跳让他感到恐慌,很快他感到呼吸困难,一种被电流穿透般的麻木感从头顶迅速扩散到全身,手脚也不太受自己使唤了,他觉得自己马上要死去了.他吓得大声呼救,惊醒了身旁的妻子.他能听到妻子呼唤他的名字,晃动他的身体.但还是动弹不得.过了一会儿,一群穿白大褂的人围住了他,给他做检查,把他抬上了救护车,并给他吸上了氧气.呼吸困难的感觉逐渐减轻,但他仍然能听见自己心脏砰砰砰地剧烈跳......
作者:兰兰 刊期: 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