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理与健康》杂志具有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的期刊。内容涉及心理卫生、身心保健、心病防治、人际交往等知识。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心理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706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87/R
邮发代号: 82-58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知网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理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7064
- 国内刊号:11-3387/R
- 出版周期:
-
天增岁月人增肉——情绪对进食的影响
关于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食物偏好,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消极情绪影响下的个体如何进行食物选择的.研究发现,消极情绪下的个体为了分散注意、缓解压力、减少焦虑会摄入更多的食物,而且他们更容易选择甜的,高卡路里和高脂肪类的食物.但是也有实验发现,在消极情绪被唤醒的情况下,女性会显示出较少的进食欲望.这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表现出没胃口,吃不下东西.......
作者:马昕;赵然 刊期: 2018- 03
-
遇见他是福气
王强和李旭是大学同学,他们是非常要好的哥们,毕业后,他们一起到一家大公司应聘,幸运的是,他们都被这家公司录用了,并且被分到了技术部.技术部的主管是个非常严厉的人,话很少,惜字如金,平时很少看到他的笑容,他的脸就像一块冰冷僵硬的铁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让初入职场的他们战战兢兢.......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8- 03
-
“微笑”蛋糕
这可是全校典型的“烂”班:47名学生,男生31名,女生才16名,尤其是班里几个“调皮鬼”,曾经气走了两位班主任.实在没有想到学校领导会要我接手这个班.刚开始,我心如磐石坚决不答应.过几天,校长亲自上门到我家,我不能再拂他的意了,选择了服从;从他期许的目光里,我也倍增了信心.......
作者:毛君秋 刊期: 2018- 03
-
从人文关怀到无为而化——听张日昇教授谈箱庭疗法
箱庭疗法,国内也称为沙盘游戏或沙盘疗法,是指在咨询师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张日昇教授1998年将箱庭疗法引进中国时,考虑到其对东方文化的继承和中国传统园林、盆景艺术的相似性,在“箱子里制作庭园”可以很好地表达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意,故使用“箱庭疗法”这一名称,并总结出“天圆地方,境由心造,入静定心,见箱成庭”的特质.......
作者: 刊期: 2018- 03
-
了解双相情感障碍,解码悲喜人生
“5年前在上大学期间,我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情绪非常糟糕,不想说话,懒得动,多愁善感,看到树叶飘落都控制不住流眼泪,虽然在课堂上,但老师讲的内容根本进不到头脑里,不能入睡,凌晨2点醒来后再也睡不着了,感觉这样的日子简直还不如死了算了……”......
作者:周福春;黄晶 刊期: 2018- 03
-
心理急救,向身边的人伸出援手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地震之后,我作为心理援助志愿者来到了四川,为那些在地震中受到心理创伤的人提供专业支持.早期主要工作是陪伴、倾听、评估心理创伤的程度、发现需要帮助的人,也协调一些灾后物资发放、心理危机干预科研等日常工作.......
作者:锁朋 刊期: 2018- 03
-
5·12,我们的十年之约——首届全国心理急救年会即将召开
5·12汶川大地震过去快十年了,地震在每一个人心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不管是直接经历地震的人,还是早期救援人员、后期援建工作者,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同时,5·12大地震也推动了心理援助与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当时国内外的心理援助专家、社会工作专家和志愿者陆续进入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经验也有教训.为弘扬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助人自助”精神、推动心理急救理念和技术的普及化,2018......
作者: 刊期: 2018- 03
-
强烈的负性情绪,“心理反刍”惹的祸?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可能代表着人类核心的思想形式.对过去、未来和自我意识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在精神上不断调整自己,从而接近期望的目标.然而这种能力却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息息相关.何谓“心理反刍”当个体经历了负性生活事件或者压力事件,自发性地反复思索当时的情绪、引发情绪的原因、事件后果以及意义等,而不是进行积极的问题解决时,就陷入了不良的反思过程——心理反刍.顾名思义,就像动物在进食后会将......
作者:丁晓南 刊期: 2018- 03
-
预防强迫,从娃娃抓起
强迫症,近几年来是一个热门话题,人们经常对自己的某一个行为,自我认定为“我这是有强迫症”.但强迫症到底是怎么来的,和什么东西有关联,都有哪些特征,是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东西.近期的两篇文章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儿童期特征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就让我们来看看新的科学研究又发现了什么.......
作者:崔洁 刊期: 2018- 03
-
不忘初心志愿同行
岁末年初,时光飞逝,2017年12月29日下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2017年年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办.此次共有30余家单位和媒体以及100多位老师参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常务副主任、北京妇产医院教授丁辉老师致欢迎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林英老师做大会总结发言,发言既肯定了过往一年的成绩,也指出了不足,提出了新的期望和发展目标.......
作者:张海静 刊期: 201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