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理与健康》杂志具有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的期刊。内容涉及心理卫生、身心保健、心病防治、人际交往等知识。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心理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706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87/R
邮发代号: 82-58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知网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理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7064
- 国内刊号:11-3387/R
- 出版周期:
-
抑郁症:心灵的“感冒”
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小米与同班的一个男同学恋爱了,大学四年期间两人相处得很好,小米深爱男友,对男友非常依赖.男友也对小米关怀备至,细心体贴,做过很多让小米感动的事情,许多情节她至今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大学毕业后,由于男友家长坚决反对两人在一起,小米的恋情戛然而止男友家长提出的反对理由居然是嫌她长得不够好看,家庭条件一般.......
作者:李箕君 刊期: 2014- 12
-
抑郁症复发有“征兆”
抑郁症的危害众所周知,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无法忍受痛苦而选择自杀,这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抑郁症的复发率也很高,而且复发后治疗将更为困难.发作一次的患者,复发率为50%;发作两次的患者,复发率约为75%;而发作三次以上者,复发率高达90%.因此,应尽早识别抑郁症复发并及时干预.......
作者:李忻蓉 刊期: 2014- 12
-
自我对话:走出抑郁的陷阱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已经超过26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为严重的疾病负担.除必要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外,患者通常采用适度宣泄、减轻压力、积极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忧虑和痛苦.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有些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有没有一种立足自身、从根本上改善不良心境的自助方法呢?积极的自我对话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心理自助方法,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练......
作者:郭志华 刊期: 2014- 12
-
你的思维方式积极吗?
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首先要和患者一起分析导致他抑郁的原因(即心理或社会因素,如与男友分手的心理创伤).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纠正其不合理的认知,应对心理挫折和创伤,学会重塑自己的积极思维方式,再配合药物治疗,患者的抑郁症就会慢慢康复.......
作者:李箕君 刊期: 2014- 12
-
多管齐下,击退抑郁症
46岁的何先生是一名普通工人.因为工作长期不顺利,近期开始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失眠等症状,去精神科就诊,后被确诊为抑郁症.医生建议何先生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但何先生只接受药物治疗,拒绝做心理治疗.用药6个月后,何先生的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于是自行停药,但停药6个月后开始出现失眠、烦躁等症状.在一次与人发生争执后,何先生情绪明显低落,自我评价低,觉得自己没用,不想上班,不想见人......
作者:李忻蓉 刊期: 2014- 12
-
叮叮当当的日子
叮,当当,当当,叮叮叮……刺耳的声音又一次传来.自从传达室里换了这个老头,我整天被这种噪音骚扰着.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在那个破旧的屋子里修理些什么.我对这个喜欢敲敲打打的老头实在没有什么好感.上班下班路过传达室,我必定用快的速度穿过,因为实在受不了那令人抓狂的声音.那天,我到楼下散步,看见他正半蹲在地上锯一截木头.......
作者:翟杰 刊期: 2014- 12
-
煲一锅汤,爱一家人
时常有一种时空交换的想法:煲一锅汤,爱一家人,终老一生,无怨无悔.这种想法来源于幼时外婆的口耳相传,外婆不善言语,对人和蔼可亲,不咄咄逼人,她一辈子做的多的事情便是煲汤.体弱多病的她不能出去干活,只能窝在煤火边上做厨房里面的事情.煲汤的手艺是她祖上传下来的,据说外婆煲的汤能治百病.那时候医药奇缺,如果能够喝到外婆亲手煲制的汤水,便可以大病痊愈.因此,外婆是村里的名人,镇上的名医.......
作者:古保详 刊期: 2014- 12
-
哲学烧饼摊
小区门前的夫妻搭档油酥烧饼摊,已经有三年多了.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很一般.可现在每到傍晚,多数人宁愿排队等他家的烧饼,也不肯光顾别家.我很奇怪,有意买了几次他家的,还专门买了别的烧饼对比,味道虽然略有不同,但区别不大.为什么都是烧饼,他家的生意人满为患,旁边的摊位却总是走马灯似地换主人?观察了很久,也没看出端倪.近有天下午,是个阴雨天.我闲来无事,就和没有出摊的摊主闲聊.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问起了他......
作者:大爱无痕 刊期: 2014- 12
-
老巷,老井,老人
儿时那条幽深老巷盛满了记忆.上小学时,必须要过深巷才能保证不迟到,因深巷贯穿村庄南北,我家住在南头,如果沿着村外围上学,必将因路线长而迟到.所以,常等着哥哥和他的同学们一块穿过深巷去上学.儿时很顽皮,如果不听哥哥的话,他们走到深巷中间时,就会猛然狂跑,留下我一人在后面不停地哭,不停地喊.因那深巷太长,光线很暗,即便大白天看上去也很阴森,墙缝间冒出的青苔在那时看来就像绿毛怪一样朝我张着大口,常常吓得......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 12
-
给娘梳头
人到中年的我,从未给娘梳过头.前几天趁双休日回老家,正赶上娘在洗头,于是,我拿起木梳,平生第一次给娘梳头.这一梳,竟梳得心如刀绞,泪花涟涟.木梳刚刚插进娘的发间,我的心陡然一痛:眼前的娘,竟然顶着一头稀疏的白发!昔日那个黑发垂肩、精神矍铄的娘哪去了?是谁偷偷地、又是何时换掉了娘的满头青丝?那不是青丝,那是娘美丽、殷实的青春.娘今年八十有二,一直住在农村.由于我住在省城,平时工作又忙,很少有机会回去......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 12